肺癌患者為什么要做基因檢測?如何進行基因檢測?結(jié)合2022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指南[2]和非小細胞肺癌分子病理檢測臨床實踐指南(2021 版)[3]的相關(guān)推薦,小編帶您一探究竟!
肺癌患者為什么要進行基因檢測?
近十年來,NSCLC的治療,尤其是耙向治療,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可明顯提高患者治療的客觀緩解率(ORR),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并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QoL)。而分子分型是NSCLC實施靶向治療的前提[3]。
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肺腺癌患者的常見驅(qū)動基因包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45%~ 55%)、KRAS(8%~10%)、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5%~10%)、少見驅(qū)動基因包括ROS1(2%~3%)、 MET(2%~4%) 、HER2(2%~4%)、BRAF(1%~2%)、RET(1%~4%)、罕見驅(qū)動基因包括NTRK(<1%)、NRG1/2(<1%)、FGFR2(<1%)等;與西方人群存在較大差異[3]。因此,選擇準確、快速、恰當?shù)臋z測方法,全面篩選出適用靶向藥物的目標人群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此外,隨著少見基因變異的不斷發(fā)現(xiàn)以及靶向藥物獲得性耐藥機制的完善,基因檢測有助于肺癌患者耐藥后的治療選擇[3]。
那么,基因檢測適用于哪些肺癌患者?
肺癌基因檢測適用人群、檢測時機和檢測靶點
-
肺癌基因檢測的適用人群[2]:
2022 CSCO指南推薦可手術(shù)的Ⅰ~Ⅲ期NSCLC患者和不可手術(shù)的Ⅲ~Ⅳ期NSCLC患者進行基因檢測。
-
肺癌基因檢測的檢測時機和檢測靶點[2]:
對于可手術(shù)的Ⅰ~Ⅲ期NSCLC患者,2022 CSCO指南推薦術(shù)后Ⅱ/Ⅲ期非鱗癌進行EGFR突變檢測,以指導輔助靶向治療(Ⅰ級推薦)。
對于不可手術(shù)的Ⅲ~Ⅳ期NSCLC患者,2022 CSCO指南推薦靶向治療前或治療過程中進行基因檢測:
-
病理學診斷后保留足夠組織標本進行分子檢測,根據(jù)分子分型指導治療(1類):對于非鱗癌組織標本進行EGFR突變,ALK融合、ROS1、RET融合及MET14外顯子跳躍突變檢測(3類)(Ⅰ級推薦);
-
BRAF V600E突變、KRAS突變、ERBB2(HER2)擴增/突變,MET擴增以及NTRK融合等基因變異可通過單基因檢測技術(shù)或二代測序技術(shù)(NGS)在腫瘤組織中進行,若組織標本不可及,可考慮利用游離/腫瘤DNA(cf/ctDNA進)行檢測(2B類)(Ⅱ級推薦);
-
腫瘤標本無法獲取或量少不能行基因檢測時,可通過外周血cf/ctDNA進行EGFR突變檢測(Ⅰ級推薦);
-
不吸煙、經(jīng)小標本活檢診斷鱗癌或混合腺癌成分的患者建議EGFR突變、ALK融合及ROSI融合等檢測(2A類)(Ⅱ級推薦);
-
一/二代EGFR-TKIs耐藥患者,建議再次活檢進行EGFR T790M檢測。不能獲取腫瘤標本的患者,建議行cf/ctDNA進 EGFR T790M檢測(Ⅰ級推薦)。
肺癌基因檢測方法包括哪些?需要注意什么?咱們接著往下看!
肺癌基因檢測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NSCLC常見的分子病理檢測方法包括Sanger測序、熒光原位雜交(FISH)、實時熒光定量PCR(qRT-PCR)、免疫組化(IHC)、NGS等,上述檢測方法在EGFR、ALK、ROS1等靶點的臨床檢測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3]。
-
EGFR靶點的檢測方法和注意事項[3]:
目前EGFR基因突變檢測的方法有很多種,臨床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 Sanger測序法、qRT-PCR法和NGS等。但需要注意的是:
-
對于傳統(tǒng)方法檢測的驅(qū)動基因陰性晚期肺腺癌患者,推薦進行NGS檢測。
-
對于一、二代EGFR-TKI耐藥患者,優(yōu)先推薦進行T790M檢測(qRT-PCR或NGS)。也可同時與其他耐藥機制進行檢測或T790M檢測陰性后用NGS進行其他耐藥機制的檢測。三代TKI耐藥患者,推薦進行NGS檢測耐藥機制。
-
ALK靶點的檢測方法和注意事項[3]:
由ALK基因重排所導致的ALK融合基因表達可以在多個分子水平上進行檢測,包括:FISH在DNA水平上檢測ALK基因重排;qRT-PCR檢測ALK融合mRNA;IHC檢測ALK融合蛋白表達,以及NGS檢測DNA水平上的重排序列或mRNA水平上的融合序列。但需要注意的是:
-
在進行IHC-Ventana D5F3、FISH、qRT-PCR及NGS檢測結(jié)果判讀時,對于檢測結(jié)果不能確定、信號不典型或者位于臨界值的患者,應(yīng)建議使用其他技術(shù)平臺進行檢測。
-
優(yōu)先應(yīng)用IHC- Ventana D5F3進行ALK檢測。當懷疑檢測標本有質(zhì)量問題時,優(yōu)先應(yīng)用FISH檢測。當和其他基因(如EGFR、ROS1等)一起檢測時,可以進行qRT-PCR或NGS檢測。
-
ROS1靶點的檢測方法和注意事項[3]:
基于qRT-PCR方法的ROS1融合基因檢測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且可與ALK聯(lián)檢;FISH檢測是檢測ROS1重排的“金標準”;NGS檢測ROS1基因變異同樣可在DNA水平上檢測重排序列,也可在mRNA水平檢測融合序列。但需要注意的是:
-
IHC檢測ROS1蛋白表達用于初篩ROS1融合臨床應(yīng)用前,實驗室應(yīng)經(jīng)過嚴格的檢測流程、判讀標準、質(zhì)量控制和保證,陽性病例需經(jīng)過其他技術(shù)平臺進行驗證。
-
在進行FISH、qRT-PCR及NGS檢測結(jié)果判讀時,對于檢測結(jié)果不能確定、信號不典型或者位于臨界值的患者,應(yīng)建議使用其他技術(shù)平臺進行檢測。
-
當和其他基因(如EGFR、ALK等)一起檢測時,可以進行qRT-PCR或NGS檢測。
-
MET靶點的檢測方法和注意事項[3]:
MET 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檢測包括NGS或qRT-PCR直接檢測缺失MET 14號外顯子的mRNA,或NGS在DNA水平上檢測可能導致MET 14號外顯子剪切的基因變異。但需要注意的是:
-
在臨床實踐中,MET 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檢測,可與其他驅(qū)動基因變異同時檢測,或?qū)ζ渌?qū)動基因變異陰性的患者進行單獨檢測。
-
應(yīng)根據(jù)可及的檢測平臺、標本質(zhì)量及標本類型,合理選擇不同的檢測方法。
-
可參考其他融合基因檢測策略。當組織標本不可及時,血漿標本也可以考慮用于MET 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檢測,作為補充。
-
其他靶點的檢測方法和注意事項[3]:
HER2、BRAF、KRAS、RET、NTRK等的檢測方法可參照基因點突變 、基因重排類型的檢測方法和檢測策略,當仍需進一步積累臨床實踐經(jīng)驗。
綜上所述,NSCLC患者在治療前或治療過程中都應(yīng)進行基因檢測,以指導治療決策。NSCLC常見的分子病理檢測方法包括Sanger測序、FISH、qRT-PCR、IHC、NGS等,但所有分子病理檢測方法均具有優(yōu)缺點,也受所檢基因變異類型和數(shù)量、標本類型、標本數(shù)量和質(zhì)量、實驗室條件等影響,醫(yī)生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患者的分子病理檢測方法,進而根據(jù)檢測結(jié)果指導患者接受相應(yīng)的靶向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1]. Li T, et al. J Clin Oncol. 2013 Mar 10;31(8):1039-49.
[2].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2022版.
[3].非小細胞肺癌分子病理檢測臨床實踐指南(2021版)[J]. 中華病理學雜志,2021,04:32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