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慢性腎臟病( CKD) 的常見臨床表現,也是引起終末期腎病( ESRD) 的主要原因之一??刂蒲獕?,特別是降壓達到靶目標值,可大幅減少或防止并發(fā)癥和死亡風險。
目前,臨床治療CKD患者高血壓的主要藥物有:鈣離子通道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本文就α/β受體阻滯劑在CKD患者中應用進行總結,供大家參考。
CKD高血壓降壓靶目標
CKD 患者降壓治療的目的在于降低血壓相關心血管疾病風險,并延緩腎臟疾病的進展。既往指南推薦CKD患者降壓治療時,目標血壓應<130/80 mmHg,但有關CKD降壓靶目標值尚具爭議。2012年KDIGO指南將CKD患者有無蛋白尿的血壓控制目標推薦為<130/80 mmHg及140/90 mmHg;2013年ESC指南則推薦所有CKD患者降壓目標值為<140/90 mmHg,合并大量蛋白尿時可將收縮壓降為<130 mmHg,老年人血壓控制目標為140-150/90 mmHg。
α/β受體阻滯劑種類和特點
α/β受體阻滯劑用法用量
臨床用藥應遵循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緩慢調整的原則,調整速度因人而異。如患者能耐受,一般每隔2~4周根據患者服藥后血壓、心率等情況調整用量。服藥時間與用餐無關,可空腹、餐中或餐后服用,但對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推薦餐中服藥。長期使用該類藥物者應遵循撤藥遞減劑量原則:逐漸減量,一般需3~7 d。
臨床禁忌證
◆ Ⅳ級失代償性心力衰竭、需使用靜脈正性肌力藥者
◆ 哮喘、伴或不伴支氣管痙攣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
◆ 嚴重肝功能障礙者
◆ 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嚴重心動過緩(心率<50 次/min)或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包括竇房阻滯)者
◆ 心源性休克高風險者(年齡>70歲、基礎收縮壓<110 mmHg、心率>110 次/min等情況同時存在者)
◆ 明顯低血壓(收縮壓<85 mmHg)或伴低心排出量狀態(tài)(如末梢循環(huán)灌注不良)者
◆ 對該藥物過敏者
使用注意事項
◆ α/β受體阻滯劑可減慢房室傳導速度,使用洋地黃者應慎用該藥。
◆ 缺血性心臟病、系統(tǒng)性血管病變和(或)充血性心力衰竭者使用該藥可引起一過性腎功能障礙(較罕見),在增加藥物劑量時,應密切監(jiān)測腎功能,如發(fā)生腎功能持續(xù)減退,則應減少該類藥物劑量或停藥。
◆ 有支氣管痙攣傾向者使用該藥可能會增加呼吸道阻力,誘發(fā)呼吸窘迫,故開始用藥及增加劑量期間應嚴密觀察患者呼吸狀況,出現支氣管痙攣者應及時減少藥物用量或停藥。
◆ 手術、長時間禁食及末梢血循環(huán)障礙者(雷諾氏綜合征、間歇性跛行等)、有嚴重過敏史和正在接受脫敏治療者需慎用。長期給藥須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及心率、血壓、心電圖等。出現心動過緩及低血壓者須減量或停藥,必要時可使用阿托品治療。
◆ 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
◆ 老年高血壓患者使用時須采用個體化劑量,并逐漸、緩慢增加至負荷劑量。
參考文獻:
1. 慢性腎臟病患者降壓治療的挑戰(zhàn)與新進展.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 2016, 25(6):548-552.
2. α/β受體阻滯劑在慢性腎臟病高血壓治療中的實踐指南.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3,93(48): 3812-3816.
3. α/β受體阻滯劑在高血壓治療中應用的中國專家共識.中華高血壓雜志.2016,24(6):522-527.
4. 降壓防治重在達標—淺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個體化降壓治療.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5,4.
5. 慢性腎臟病高血壓診治:指南和爭議.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4年6月第34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