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漿甲基化SEPT9DNA可助篩查無癥狀結直腸癌
時間:2014-02-24 13:20:06 來源:轉化醫(yī)學網 點擊:

結直腸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腺瘤是直腸癌形成之前的一個階段,從腺瘤發(fā)展到癌一般要經歷5-15年或更長,這就為結直腸癌的篩查和早診早治提供了可能。故推廣簡單、快速、靈敏的早期檢測方法是控制結直腸癌病死率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前用于結直腸癌篩查的主要方法有糞便隱血試驗和結直腸鏡檢查,但各有缺點限制了其廣泛應用。血液學檢查有可能彌補上述方法的缺點。之前有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表明,血清中甲基化的SEPT9 DNA有助于結直腸癌的篩查,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0%和90%。
來自于明尼蘇達大學的church教授等對精確檢測血漿中甲基化SEPT9 DNA 用于篩查人群中結直腸患者的方法進行了第一個前瞻性的研究。該研究得出:甲基化SEPT9 檢測結直腸癌的敏感性為48.2%,特異性為91.5%。其結果于2013年2月在線發(fā)表于GUT雜志上。
該研究的主要研究終點是評估血清中甲基化的SEPT9 DNA篩查結直腸癌的敏感性、特異性及其預測價值。次要終點是評估血清中甲基化的SEPT9 DNA檢測有臨床意義的進展期腺瘤(advanced adenomas,AA)和無臨床意義的非進展期腺瘤(non-advanced adenomas,NA)的敏感性。
該研究從32個美國和德國診所中選取年齡≥50歲,無臨床癥狀的將進行結腸鏡篩查的普通危險人群(即排除有結直腸癌或腺瘤病史、6個月內有缺鐵性貧血或便血病史的人群,≥2個一級親屬或≥1個一級親屬在50歲以前有結直腸癌病史,林奇綜合征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病史)。最晚在結腸鏡腸道準備前1天留取血漿樣本。由3個設盲的獨立實驗室采用RT-PCR分析所有檢出的結直腸癌患者和隨機分層的其他篩查者血漿的DNA,并對總體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進行標準化。
研究結果顯示:對53例結直腸癌和1457例無結直腸癌的研究對象,該方法的標準化靈敏度為48.2%(95%可信區(qū)間為32.4%~63.6%;粗略靈敏度為50.9% );對于Ⅰ~Ⅳ期浸潤性結直腸癌患者,標準化靈敏度分別為35.0% ,63.0% ,46.0%和77.4%。特異性為91.5% (95% 可信區(qū)間為89.7% ~93.1%; 粗略特異性為91.4%) 。對進展期腺瘤的靈敏度較低,僅為11.2% 。
該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檢測血漿中甲基化SEPT9 DNA可以發(fā)現(xiàn)結直腸癌在血液中的信號。可用于對結直腸癌的普通危險人群進行篩查。但對結直腸癌的群體篩查仍有待提高該檢測方法對早期結直腸癌和進展期腺瘤的靈敏度。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認為,血清中甲基化SEPT9不僅可用于結直腸的篩查,更應該與其它血液學標志物或者糞便標志物結合起來用于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總之,從該項前瞻性設盲研究中可以得出,血清中甲基化SEPT9可以檢測出50%左右的無癥狀結直腸癌患者,且與糞便潛血試驗的特異性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