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多項研究表明,IL-28B基因位點多態(tài)性與聚乙二醇干擾素(Peg-IFN)治療應答及乙肝e抗原(HBeAg)消失相關,而我國漢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IL-28B基因位點多態(tài)性與Peg-IFN治療應答有無關系尚不確定。
2014年2月12日發(fā)布在《Liver Int》的一項研究旨在評估中國漢族人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28B基因多態(tài)性是否會影響PEG-IFN的治療應答。文獻閱讀:Liver Int 2014 Feb 12.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共對212例采用PEG-IFN單藥治療的HBeAg陽性患者進行了調(diào)查,并使用MassArray系統(tǒng)進行了IL28B rs12980275 、rs12979860及rs8099917基因型分析。治療反應定義為48周PEG - IFN治療后轉(zhuǎn)氨酶(ALT)水平正常,HBV DNA水平< 200 IU/mL以及HBeAg血清學轉(zhuǎn)換。
Fig. 1 Associations between IL28B genotypes (A-C) and haplotypes (D-E) and PEG-IFN efficacy
研究結(jié)果
乙肝病毒(HBV)基因型B型( 44.8% )和C型( 55.2% )感染者的總治療應答率為34.9%。
應答組(R)和無應答(NR)組的這三種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位點,在等位基因頻率及基因型分布上存在顯著差異。校正性別,年齡,HBV基因型,HBV DNA及ALT基線水平后,與N-AA亞型相比,IL-28Brs12980275基因型AA亞型與應答呈獨立相關(OR 2.70 ,95%可信區(qū)間1.21-6.01,P = 0.015)。這與rs12979860基因型CC亞型與N-CC亞型以及rs8099917基因型TT亞型與N-TT亞型的結(jié)果類似( OR 2.56 ,95%可信區(qū)間1.15-5.67,P = 0.021)(OR 2.80 ,95%可信區(qū)間1.23-6.39 ,P = 0.015 )。
此外,在本研究中還確定了一種由rs12980275 和rs12979860形成的單體域。多變量分析顯示,最常見的單體型A-C與高應答率獨立相關,(OR 2.53 ,95%可信區(qū)間1.20-5.34,P = 0.015)。
結(jié)論
我們的研究表明,IL-28B遺傳變異可能在中國漢族HBeAg陽性CHB患者PEG-IFN療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